“十七年岁月不算沧桑,我和先生把自己融入合肥,将足下这片土地当作我们的精神家园,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心理路程。这凝聚了我们人生的精华——创业的艰辛,挫折的彷徨,奉献的汗水,收获的喜悦!……”这是在合肥生活了17年的夫妻对合肥这个“家”的感受。经历了近4个月的征集,截至昨日中午,“合肥是我家”征文比赛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的读者发来的473篇参赛稿件。从今天开始,“合肥是我家”征文比赛投稿进入最后10天的倒计时阶段,有才华有情怀的你,赶紧拿起笔参与进来,将有机会获得八千元的现金奖励。
为展现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独特魅力,5月7日,由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学艺术院、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合肥市委和合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合肥是我家”主题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经过近4个月的征集,截至昨天中午,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和读者来信的方式,收到参赛稿件473篇,这其中有从遥远的新疆寄来的,有80岁“老合肥”亲自手写的,有7岁的“侠们”作的第一首诗,有江淮小记者的热情参与。
“当我走近天鹅湖时,心情格外放松,只见岸边是一片片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有些正开着鲜艳的花朵,花草中间,有栩栩如生的雕像……”看,小记者的观察多细致啊。
供职于巢湖市委党校的卜珍和因为3年前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成为“合肥人”,从一个“局外人”到成为“家里人”,卜珍和看到的合肥跟之前印象中的合肥大不一样。
“合肥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她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合肥是一个正在蓬勃向上的大城市。”卜珍和这样形容合肥。
看到“合肥是我家”征文比赛之后,喜欢写作的他拿起笔,构思好了之后,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好了,“因为都是真切感受到合肥的变化。”
17年前,一纸聘书让读者陈梦湘和她的老公“移民”到合肥,很长的时间里,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理论上的合肥人,实际上的外乡人”。但是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与工作中,陈梦湘和她的老公越来越喜欢合肥,看到“合肥是我家”征文比赛,她毫不犹豫地提笔撰文,写下“合肥,我的城市我的家”。“我和先生也把合肥当作了自己的城市——让我们及我们的后辈可以放松心灵、生长希望的家。”陈梦湘说,儿子认为合肥是自己的家乡,她和先生也早在内心把合肥当成了家乡。
肥东县石塘镇施集小学的退休教师施光照,今年已经80岁,他提笔为合肥写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诗: “我家合肥城,古老又年轻。大湖霞光潜力,翠绿蜀山林。高楼群群霸气,水陆立体行……”
南园新村小学三年级的汪逸菲今年才9岁,也发来了作品,她写道:“我最喜欢塘西河公园,公园保持原生态,很安静,满眼葱绿,走在林荫小道上,路旁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都探出了脑袋……”
不管是在合肥工作生活,还是故乡是合肥人在外地工作,只要您有才华、有情怀、爱合肥,都可以尽情书写心中所想,投稿给“合肥是我家”征文比赛组委会,都将有机会获得8000元大奖。
本次征文活动将持续到8月31日,来稿可寄送至合肥市临泉中路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江淮晨报(来信信封注明“合肥是我家”主题征文活动稿件字样),电子版发至邮箱。需要提醒投稿者的是,稿件必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作品,未曾发表,一般不超过3000字,每位参赛者投稿不能超过2篇。来稿请写明作者学习或工作单位、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便于后期评选时与您联系。
征文内容包括对合肥美好山水的体验和感悟;对合肥历史文化的捡拾和解读;对“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理解、展望及建设成就的讴歌;对合肥人艰苦创业、追求幸福的事迹及其体现出的良好品质予以记述和赞美。征文体裁涵盖诗歌、散文、小型报告文学。
针对所有征集稿件,我们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公正评审,分为社会组、学生组设置奖项,获奖者最高可获得8000元的现金奖励。
Copyright © 2005-2024 谈球吧·(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