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可能对精神发展的全貌做出详尽的描摹,人性心理分析又分别对精神发展的成形期、成熟期和拓展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
0到6岁是个体生命最脆弱的时期,身心的发育还不足以促成精神的成形。很多人认为,此时的孩子就是一块白板,可以随意涂抹,将他们的精神按照的意愿塑造成任何模样。实际的情况并不似这般理想,由于精神发展规律的限制,为所欲为的教育免不了要付出代价。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童话是最好的教育媒介。童话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和艺术、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所起的作用别无二致,都是为了给精神提供一个温度适宜、能够安全成长的环境。孩子的身体是稚嫩的,需要特殊的护理,他们的精神也一样。粗粝的现实会挫伤孩子的精神,妨碍他们获得安全感、建立自信心。这个时期的教育应该注重对现实的艺术化处理,以艺术、以童话为媒介促成孩子和世界的交流。人们都说艺术家是长不大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也都是艺术家,艺术的、审美的眼光给了他们爱世界、介入世界的勇气。
孩子们带有艺术色彩的介入世界的方式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性,不受现实的拘束,用想象对世界进行主观加工。这一创造并非自主意识的结果,具有被动特征,受精神内在的饥饿感驱动。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被童话喂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萌芽。
6到11岁是道德感形成期,孩子开始内化的价值标准,他们崇拜父母师长,顺从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和社会权威。此时孩子的学习强烈,对自我和世界充满好奇,一方面不吝向成年人学习,同时乐于结交同龄伙伴,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和影响。此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重大,孩子不仅关注父母讲什么道理,更关注父母是怎样生活的,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先要让自己能那样做。在学习任务面前,交友对孩子的重要性往往会被父母忽视,他们不是担心孩子结交到不好的朋友,就是担心总是和小伙伴玩在一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实际上,交友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更多积极意义,与同伴游戏的过程是孩子确立规则、学会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对原则的坚守、对冲突的协调,是成年以后社会生活的预演。
孩子成长到11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时,个性发展成为最迫切的成长需求。因为逻辑思维的成熟,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谓的叛逆期在这个时候拉开序幕,从前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突然走上一条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路,他们开始质疑父母、质疑权威,开始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选择和立场还不够稳定,对自我的认同还不够坚定,整体而言还在探索期。
从0岁到18岁,借助童话的包裹、逻辑的澄清和价值选择,孩子逐步实现了精神的实体化,完成了个性化自我的初步建构。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发展充分的孩子将更加敢于挑战现实,他们对改造世界充满,不轻易妥协的态度让他们每往前一步都会遭遇挫折,但是,改造现实的勇气和投入其中的毅力也大大提升了他们成功的可能性。相反,那些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的孩子看起来平和、无争、与现实相安无事,实际上价值混乱或虚无,要么眼高手低,光有理想的口号,缺乏现实的行动,要么彻底放弃理想,在现实中沉沦。他们对现实无能为力,缺乏改变的勇气和热情,应对挫折的反映通常是妥协或逃避,因而也就少有成功的体验。
18岁到25岁之间是精神自我由理想的栖息地向现实转移的时期,个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度,网罗新事物的速度和广度都相当惊人。这是与世界深入交流的需要,是主观融入客观的需要。开放既带来了丰富和新奇,也带来了混乱和焦虑,人的内心因此复杂多变、躁动不安。同时,对世界的开放让人更容易触碰现实,精神的理想色彩因此淡化,人开始走出象牙塔在现实的泥淖里落脚。
也是在18岁到25岁之间,很多人会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弄潮儿。虽然精神的理想色彩正在淡去,但是个人还不能马上适应主流文化铺就的现实泥淖,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这泥淖中开辟一小块天地表明确切的原则、底线和立场,他们对现实并非一股脑地包容,而是批判性地互动,一边抨击一边融入。
直到过了25岁,人才最终成为主流文化系统这汪池水中自得其乐的游鱼,娴熟地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成为某人的父母、某单位的职员、某组织的领导者。附加在角色上的是个人的社会价值,扮演社会角色是人们获取价值感的方式。价值感与社会角色的关联决定了角色扮演的现实性,关涉其中的不只有精神,还有现实利益,社会角色让人更进一步地融入了现实,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社会的深入互动从25岁持续到42岁左右,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人的精神发展由动荡趋于平稳。42岁,是一个转折点,中年危机不请自来,“变”成为个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投资的变动、事业的变动、婚姻的变动,几乎很多重大的变动都会在这个年龄段发生,存在主义成为人们的应对之策,不管是意外还是变故都转变为一段有意义的人生体验。接下来的10年,精神将逐渐从适应的、妥协的转变成创造性的、体验式的、具有个人价值和意义的。对意义的追求最终落实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利益让位给良知,公平正义成为人们衡量自我行为的准绳,这让人们得以在知天命的年龄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二元对立产生的张力推动了精神的运动,精神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背后是内部系统二元对立态势转变。
0到6岁这一年龄段,精神处于审美状态,人对世界的整体感知是物我不分的。随后语言能力的发展,混沌的审美阶段逐渐远去,差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不同于你,这里不同于那里,一个音阶不同于另一个音阶,一个词语不同于另一个词语。在识别差异的过程中,人对现实越来越敏感,能够精准地描述不同的事物。语言在触碰现实的过程中梳理出一系列的冲突,情感和理性的冲突、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局部和整体的冲突、个人和社会的冲突,这些冲突形成的二元张力推动了精神的运动与发展。在为精神把脉时,要能够深入其内部动力系统,无论是精神的创造还是毁灭根源都在于精神内在的二元对立。
Copyright © 2005-2024 谈球吧·(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